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回应“小学生研究获奖”:其系研究员之子 王文中科院昆明动物所

7月1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发布声明称,经初步核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获奖项目学生系我所研究员之子。该研究所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相关调查结果。

有网友质疑,这项研究工作的水平已经达到了医学或生命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水准。但该项目资料显示,其竞赛组别是小学组,公示中唯一的研究者是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某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某某。

对此,有网友评论称,小学生已经达到如此高的研究水平,陈某某应该是位神童。还有网友质疑称,该项目或许存在学术造假的情况,“都是家长为了给孩子铺路”。

该项目获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

实验记录:“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基因,叫C10orf67”

“2018.1.6 吕老师带我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陈老师和杨老师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陈老师和杨老师提及低氧适应研究重要性,而我想研究肿瘤,因为肿瘤太可怕了。”陈某某2018年1月6日写道。在线展示的部分实验记录公开了前述内容。

2018年1月9日,“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基因,叫C10orf67,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

2018年1月10日,“(我)还是不太了解基因”。

2018年1月13日,“了解PCR技术的原理,知道……概念,大概了解为何通过荧光强弱的比较就能知道哪些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显示,该项目简介声称,通过遗传学比较分析,本项目前期发现了一种关键突变基因C10orf67,并构建了其基因敲除小鼠;通过临床样本解析等后续研究发现,该基因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敲低其表达,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基因可调节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显示,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于2019年7月20-26日在澳门成功举办。前述项目获得赛三等奖。

有网友质疑,涉事小学生在实验记录本提到“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的陈老师和杨老师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陈勇彬和杨翠萍,而两位研究员与涉事小学生或存在亲戚关系。

该研究所官网显示,陈勇彬系该所肿瘤信号转导研究组负责人,杨翠萍系该所肿瘤信号转导学科组学科组副研究员。其中,陈勇彬的研究方向与前述被质疑的项目内容有重合。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回应“小学生研究获奖”:其系研究员之子 王文中科院昆明动物所

陈勇彬的研究方向是,“本课题组利用基因组、转录组等进化生物信息学手段,比较分析高原家养动物及非模式动物在青藏高原迅速崛起的过程中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这些候选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功能。”

针对前述质疑,7月1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向表示,他们已经注意到该事件,关于陈勇彬和涉事小学生的关系,他们仍在进一步核查中。如果有相关结果,会在官网发布。

13日上午,致电陈勇彬办公室,对方听明来意后,未予回应,挂断了电话。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显示,前述项目公示的唯一研究成员是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陈某某。该项目的指导老师是吕冬梅、马倩、时燕萍。该项目代表队是云南,学科分类是生命科学,竞赛组别是小学组,项目关键词为C10orf67、结直肠癌、细胞周期、药物耐受。相关展示中页面配有陈某某实验的照片和实验记录本的照片。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正在进行调查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介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体育总局、知识产权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显示,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于2019年7月20-26日在澳门成功举办。经初评、终评和公示等环节,确定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58项、二等奖133项、三等奖183项;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29项、二等奖66项、三等奖92项;“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10人;“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10所。

文章《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回应“小学生研究获奖”:其系研究员之子 王文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s://www.1xwx.com/w/1803609/9344733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