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霸气!创首个四连冠,获历史最高分,交大五次问鼎“挑战杯”! 全运会竞走20公里

11月18日晚,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上海圆满落幕。以打破历史纪录的总分510分获得冠军,捧得“挑战杯”。本届“挑战杯”也是继1991年、2011年、2013年、2015年四次捧起“挑战杯”之后,第5次夺冠,也因此成为“挑战杯”赛事历史上首个连续4届获得最高荣誉的高校。上海交大6件作品入围终审决赛,4项荣获特等奖,1项荣获一等奖,1项荣获二等奖。另有1项“一带一路”国际专项赛作品荣获特等奖。

特等奖(4项)

基于漩涡水动力特性的触须集群式海底集矿装备

发动机尾气余热驱动的冷藏车吸附式制冷系统

基于视觉信号分解与融合的单屏多通道显示技术及应用

晶体中缺陷的原子尺度观察及形成机制的研究

——以 Mn3O4和稀土镁合金为例

一等奖(1项)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心肌缺血评估系统

二等奖(1项)

为梦独行:城市“空巢青年”现象聚焦

“一带一路”国际专项赛特等奖(1项)

“一带一路”国家重大工程投资风险识别与防范

△本届参赛师生团队在比赛场馆前的合影

△颁奖典礼现场

“挑战”历程

“挑战杯”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每2年举办一次,是国内参与人数最多、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并成为部分大学排行榜创新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指标。首届“挑战杯”竞赛在1989年举办于清华大学,至今已连续举办15届,本届“挑战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有1900多所高校和200多万大学生参与。

本届“挑战杯”全国初赛共有3万余件作品,入围国赛作品共1230件(每个学校选送参加竞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6件),入围终审决赛参加现场问辩的作品755件,特等奖39项,约占5%。选送的6件作品全部入围决赛。

本届交大入围的6件作品海报

获奖作品风采

特等奖·机械与控制类

基于漩涡水动力特性的触须集群式海底集矿装备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项目介绍:针对深海锰结核赋存状态和分布特征,提出基于漩涡水动力特性,仅在抽吸流场作用下进行小扰动、大吸力的集矿作业模式,采用触须集群式布局。提高了装备的高效性、灵活性及环保性。

参赛学生:赵国成、马昭、赵伟杰

指导教师:肖龙飞、杨建民

特等奖·能源化工类

威武霸气!创首个四连冠,获历史最高分,交大五次问鼎“挑战杯”! 全运会竞走20公里

发动机尾气余热驱动的冷藏车吸附式制冷系统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项目介绍:旨在设计实现发动机尾气余热驱动的冷藏车吸附式制冷系统,无额外的油耗和碳排放,降低冷藏运输成本,实现节能减排。

项目特点:首次解决化学吸附长期存在的吸附滞后难题。

制冷量:3.25kW

蒸发器出风温度:-18℃

满足4.2m型号冷藏车的冷量需求

参赛学生:高娇、苏泽炜、李福气

指导教师:王丽伟、王如竹

特等奖·信息技术类

基于视觉信号分解与融合的单屏多通道显示技术及应用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项目介绍:本作品基于人眼融合感知特性,提出心理视觉调制理论及算法,实现对视觉信号的时空域可控分解;进而在同等显示设备和资源下,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显示通道和有意义的裸眼视图,实现了更好的观看体验,在信息安全、媒体播放、商业广告和教育医疗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商业价值。

参赛学生:陈远春、李想、陈琦、曾益、张浩翔、杨泽锐、王鹏博

指导教师:翟广涛、王延峰

特等奖·数理类

晶体中缺陷的原子尺度观察及形成机制的研究——以 Mn3O4和稀土镁合金为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项目介绍:研究了锰氧化物中的晶体缺陷问题,发现并首次报道了 Mn3O4中的伪孪晶界面。此外,系统地研究了一系列稀土镁合金中次生相在原子尺度上的生长机制,解决了该领域遗留下的部分争议。

参赛学生:郑景旭、王劭涵、查鑫澄

指导老师:陈彬

一等奖·生命科学类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心肌缺血评估系统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项目介绍:本作品建立了一套心肌缺血评估系统,能进行精准快速无额外耗材及设备成本的血流储备分数计算,实现介入导管室内实时判断支架植入必要性,辅助医生制定更优支架植入策略。能为医生提供一种精准的评估工具,缓解当前过度医疗的现象。

参赛学生:余炜、黄佳悦、刘睿豪、施政恺、尚在西、

指导老师:涂圣贤

二等奖·人文社科类

为梦独行:城市“空巢青年”现象聚焦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项目介绍:根据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通过刻画“空巢青年”的全貌和特征,探究时代发展与“空巢青年”的交互影响以及社会应如何为“空巢青年”提供更好的支持。

参赛学生:刘星宇、余雪、励洲蓬、王哲、张嫣婷、杨树飞、贺春华、

指导教师:张录法

“一带一路”国际专项赛特等奖

“一带一路”国家重大工程投资风险识别与防范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项目介绍:以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投资为例,本项目旨在识别并评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风险及投资环境,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以防范和规避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潜在的投资风险。

参赛学生:刘哲铭、孙大鑫、马佳倩

指导教师:曾赛星、王良燕

上海交大“四连冠”之路

2011年第十二届“挑战杯”

上海交大以总分450分的绝对优势夺得象征最高荣誉的“挑战杯”。6件终审决赛作品分别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世园会专项一等奖1项。

2013年第十三届“挑战杯”

以总分480分和清华大学并列第一,蝉联“挑战杯”,再次打破该赛事历史最高总分和最多特等奖两项纪录,并因累计3次问鼎“挑战杯”而获得可永久保存的“挑战杯”一座。6件终审决赛作品分别获特等奖4项,二等奖2项。

2015年第十四届“挑战杯”

以总分450分与清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并列第一,共同捧得“挑战杯”。上海交大6件终审决赛作品中,2项获特等奖,3项获一等奖,1项获二等奖。

2017年第十五届“挑战杯”

以打破历史纪录的总分510分获得冠军,捧得“挑战杯”,成为“挑战杯”赛事历史上首个连续4届获得最高荣誉的高校。上海交大6件作品入围终审决赛,4项荣获特等奖,1项荣获一等奖,1项荣获二等奖。另有1项“一带一路”国际专项赛作品荣获特等奖。

青春不息 挑战不止

新时代,新征程

科技创新,交大学子从未止步

挑战之路,交大学子一往无前

再夺“挑战杯”

点赞交大人!

文章《威武霸气!创首个四连冠,获历史最高分,交大五次问鼎“挑战杯”! 全运会竞走20公里》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s://www.1xwx.com/w/1803451/2832686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