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考研,努力很重要,选择更重要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名言

努力攻课的同时,学校及医院的决策非常重要

很多临床医学考研生,往往忽视报考学校和医院的选择及决策过程,导致代价高昂。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悲剧屡次发生,非常有必要花时间“细细捋一捋”考研点的选择及决策关键。

决策第一关,选择学校

考研(临床医学)选择报考点时,切记三个原则:

不要憧憬考上后的光明前途;不要计划或规划读上研究生后的任何安排,专心做好考研准备;至少在当年的考研准备期间,不留退路,“很多考研的是往届的”、“考研成功的很多都考了2次以上”的观念不要成为考研懈堕的理由。

临床医学考研有一个客观实情,即‘’西综”统考或者说500分试卷都是“国考”,这样结合各学校历届复试录取线,通过做几次“套题”,就可以快速判断自己适合哪个层次的学校?

临床医学考研,努力很重要,选择更重要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名言

这个评估一定要客观,自己的实力分析一定要客观,尽量不要掺和任何“攀比”的因素,使学校的选择务必做到“让自己的实力有一定余地”,而不是寄希望“超水平发挥”或者“今年报考的人数可能会少”等不太实际的想法。

决策第二关,选择医院

假设选定了A大学,其附属医院以A1、A2、A3、A4来代指,假设A1水平最高、竞争最激烈,A2次之,A4相对最弱。

结合上面考研选校三原则的第3条,选择策略如下:

你的实力相当于A1水平的,报A1内部中等或中等偏下的科室,或者报A2,科室自选;你的实力相当于A2水平的,报A2内部中等或中等偏下的科室,或者报A3,科室自选;你的实力相当于A3水平的,报A3内部中等或中等偏下的科室,或者报A4,科室自选;

还是那句话,一定是基于前面“客观”的评估,选择医院的上述策略才有意义;通俗地说,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可能有人会问:我前面做得再好,我也无法知道今年有多少人报了某个医院啊?

对。到了这一步,考研生该做的基本到位了,剩下的就需要看下面的“决策第三关”。

决策第三关,为考研生仅仅提供物质便利的家长,不再是合格的家长

考研竞争激烈,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这些导致“考研”早已成了系统工程,任何一个成功上岸的考研生,都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有考研生的家庭,家长的义务需要放大,多做下面的一些事情,否则不是合格的家长

为什么?

目前,考研生的家长基本上是60、70后,这些家长们(绝大部分)知识层次要比50后、40后的那一代家长强很多。所以,家长们不能仅仅提供物质便利,然后就甩手不管,只是“静候佳音”了。

考研生的家长应该做的事情:

结合自己的阅历,与考研生讨论、分析报考点的优劣;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助力考生获得报考点、报考医院甚至医院科室的一手信息,包括预报考信息、免试数量准确信息、导师信息......;做好考研生在各阶段的心理调适工作。

对上述三点的通俗解释:

自己的孩子不帮,你能帮谁?你的社会资源这时不用,你啥时用?你一辈子的经验和能力,这时不发挥,啥时发挥?

文章《临床医学考研,努力很重要,选择更重要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名言》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s://www.1xwx.com/w/1801570/85740850.html

相关推荐